《海错图》成书于明末清初,是由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,此书在清雍正年间被太监苏培盛带入宫中,深受历代皇帝喜爱。
现第一册至第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,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于2016年被《博物》杂志副主编张辰亮破译,以其扎实的博物知识储备融入个人理解编撰成《海错图笔记》。
一:别名最多的鱼
河豚,它在汉语里的称呼有:挺鲅、鸡泡、嗔鱼、胡儿、规鱼......一共40多个名字,堪称别名最多的鱼之一。
不过,别名多也有好处,蕴含了很多文化信息。我(注:指《海错图笔记》作者张辰亮)看了下河豚的别名,发现主要可以分为三派。
· “guī”派 ·
一是“guī”派。今天两广、台湾称河豚为“guī鱼”,有人写作“乖鱼”、“龟鱼”,都不对。它的源头是河豚最早的名字 ——“鲑”。
先秦的《山海经》第一次出现了它:“敦薨(hōnɡ)之水出焉……其中多赤鲑。”晋朝的郭璞注解道:“今名鯸(hóu)䱌(yí )为鲑鱼,音圭。”而鯸䱌就是河豚。到了《尔雅·释鱼》里,鲑变成了同音的䲅:“䲅,今之河豚,一作鲑。”今天,鲑改指大马哈鱼,䲅继续指河豚,但仅存读音,字因太生僻而被遗忘,多被写成“规”、“乖”。
· “hóu yí”派 ·
二是“hóu yí”派。这个发音有多种写法,除了上文的鯸䱌外,还有鯸鮧、鹕(hú)夷,《海错图》里则写作鯸鲐(鲐 ,今音读tai,指鲭鱼。但在古代指河豚时,读yí) 。有人认为,“hóu yí”的本字为“胡夷”,意为河豚像胡人、夷人一样。我并不认同。一来这说法无凭无据,二来河豚小眼小嘴,并不像高鼻深目的胡人。
· “hé tún”派 ·
三是“hé tún”派,也是我们最熟悉的说法,写作河豚或河鲀。这两个名字在今天经常混用,而且很多人以为河鲀才是正确的,其实不然。这个词的本义就是“河里的像猪一样的鱼”,所以河豚当为本字,“鲀”只是后期生造出来的字。明代字典《正字通》写道:“鲀,本作豚,鲀为俗增也。”但当代科学界选择了“鲀”作为河豚类的标准名称,这就造成了混乱。
2003年,全国河豚鱼安全利用研究协作组做出了规定:在使用泛指的“河豚”一词时,用“豚”字,而具体到某一种河豚时,则用“鲀”字,如“红鳍东方鲀”、“黄鳍东方鲀”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,也只有“河豚”词条,无“河鲀”。
但是又有新问题了。白暨豚所属的淡水鲸豚类,也叫“河豚”,如亚河豚、恒河豚等。鱼和哺乳动物撞名了。真麻烦,让科学家和语言学家打架去吧,咱们不管这事儿了。
二:聂璜画的两种河豚
聂璜在《海错图》里画了一大一小两条河豚。除了给每一条的嘴上凭空添了两条须子,画得还是挺像的,能一眼看出是东方鲀属。一般意义上的河豚,都是这个属的。
大个儿那条,背上有很多虎纹,横纹东方鲀、双斑东方鲀等几个种类都有这个特征。聂璜注解:“河豚之背有纹,如老人肌肤,故老人曰“鲐背’(注:‘鲐背之年’,指九十岁老人,泛指老人高寿)。”他为了让河豚花纹更像老人的皱纹,还擅自加工,把纹路画得特别细密。
小个儿那条河豚,后背没有虎纹了,换成了一个彩色的大晕圈。这条鱼不是那条大河豚的孩子,而是另一种河豚。聂璜详述了它的外形:
“河豚鱼色有数种,有灰色而斑者,有黄色而斑者,有绿色而斑者。独五色成章而圆晕者为最丽。其色内一块圆绿,外绕红边,红外则白,白外则一大晕蓝,深翠可爱,蓝外则又绕以红,而后及本色焉。海人取其大者,剔肉取皮,用绷弦鼓,色甚华藻,而音亦清亮。不识者疑以为绘,而不知实出本色也。”
画中还有一个很棒的细节:河豚的嘴里,上下各有两颗大板牙。
这显示了河豚的分类地位。河豚属于鲀科,这个科又名“四齿鲀科”,特点就是上、下颌分别愈合成两个喙状齿板,每块板都有一条中央缝,看上去就像四颗牙一样。
三:地狱之吻
鲀科鱼性情残暴,其唯一的武器就是一副好牙口。观赏鱼界把几种淡水鲀称为“狗头”,养“狗头”时,最好缸里只有它一条鱼,否则就会出鱼命。